格库铁路上的“石榴籽”班组
在地处戈壁沙漠深处的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茫崖市,有一个鲜为人知的班组,他们是中国铁路青藏集团有限公司格尔木工务段花土沟线路车间茫崖镇线路工区班组。这个班组现有职工15人,全部由回族和撒拉族职工组成,平均年龄24岁,是格尔木工务段平均年龄最小的一支队伍,担负着格库铁路30多公里线桥设备养护维修工作,由于他们在一起工作生活中非常团结、气氛融洽,也被称之为“石榴籽”班组。
【资料图】
茫崖,平均海拔3000米,四季干旱少雨,常年风沙肆虐,年平均降水量不足10毫米,“火星基地”般的荒芜与苍凉是这里的真实写照。
阳春三月,本应该是春暖花开的季节,但在青藏高原这个特殊的地里位置,温度仍然在零下十几摄氏度,刺骨凛冽的大风给线路养护维修带来极大困难,但茫崖镇线路工区的养路工没有一个放下手中的工具,一丝不苟地检查线路、拨道、捣固,保质保量的完成线路维修。
中国铁路青藏集团有限公司格尔木工务段花土沟线路车间茫崖镇线路工区副工长马伟国说:“我们的职责就是维护好列车安全运行的轨道基础,并保证结构稳定、轨道平顺,我深知自己重任在身,不容一丝松懈,不敢稍有懈怠。”
在这个凝心聚力的“石榴籽”班组,他们日常说的最多的话是“我能行、我先来、我再干一会儿”,正是这种你争我抢的工作氛围有力地促进了线路设备质量不断提升,保障了钢铁大动脉的安全畅通。
马伟国说:‘’作为格库线上的养路人,我将始终发扬“挑战极限、勇创一流”的青藏铁路精神,落实岗位标准,践行安全职责,争做‘交通强国、铁路先行’的实践者。”
由于班组全是男职工,工区成立初期,他们以“厨艺大比武”的形式展示做饭手艺,经过多轮评比,厨艺高超的韩福明做的饭菜最可口,每天他留下来为大家做饭,等工友们回到工区,就能吃到热腾腾的饭菜。
业余时间,茫崖镇线路工区全体职工聚集到一起学习业务知识、修理机具、整理库房、打扫卫生,走进工区,卫士干净整洁,工具摆放整齐,文件归类有序,大家在工作上配合默契,民族习俗上互相尊重,日常生活中互相帮助,时时呈现出其乐融融、亲如一家的氛围。
正是这些彼此鼓励、一起成长的年轻人,他们傲然绽放的青春之花已经成为千里铁道线最靓丽的风景,也正是有了像茫崖镇线路工区一样团结一致、默默奉献的一个个“石榴籽”班组,格库铁路才会保持安全畅通。
拍摄/制作:马建林 桂连鑫 东科力加
文字:马建林 桂连鑫
配音:关佳妮
关键词: